辽宁清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
台站元数据
数据资源搜索
基础数据
作者: 清原站 更新时间: 2018-07-23

清原站于2003年成立,建站之初,对清原站的植物群落和土壤等进行了基础本底调查。自2009年开始,按照CERN标准,进行了水、土、气、生监测,取得了大量研究数据与监测数据。在2014年,监测数据已通过CERN各分中心的数据认证。清原站综合观测场(次生林生态系统永久观测样地)和辅助观测场(落叶松和红松人工林永久观测样地)的生态要素的监测工作自2009年开始,至今已经进行了10余年,每年都进行水、土、气、生等生态学要素的监测,总数据量超过1000万个记录,形成了长期气象监测数据集、水分监测数据集、生物监测数据集和土壤监测数据集,为生态学、环境学科和相关的资源学科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,同时还包括不同时期的科研数据等(附件十一)。主要包括:

气象监测数据集(2003-2019,主要监测大气辐射、天气状况、气压、风、空气温度、空气温度、降雨、降雪、初霜、终霜、水面蒸发、地表温度、能见度等指标。

水分监测数据集(2008-2019,主要监测土壤含水量、地表水、地表径流、地下水位、地下水水质、水面蒸发、森林生态系统蒸散等指标。

生物监测数据集(2003-2019,主要监测次生林生态系统生境、植物群落学结构、林分结构、植物物候、优势植物和凋落物的元素含量与能值测定;啮齿类动物种类与数量等指标。

土壤监测数据集(2003-2019,主要监测土壤有机质、全氮、全磷、全钾、速效氮、速效钾、PH。另外还对土壤矿质含量,土壤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、土壤速效微量元素、土壤机械组成、土壤阳离子交换量、土壤剖面等指标进行了监测。

 不同时期科研数据集(2003-2019,水分监测数据:(典型次生林的穿透雨理化性质、浑河上游(清原-抚顺段)沿线水质状况、浑河上游水质状况、典型次生林的穿透雨等水质状况、典型次生林穿透雨雨量),土壤监测数据(典型次生林土壤有机碳含量、次生林林窗内土壤养分状况、次生林土壤生化指标、次生林与落叶松林土壤养分、红松林土壤养分状况、红松林、次生林与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状况、次生林间伐土壤养分状况、次生林近自然经营土壤养分状况等),气象监测数据:(不同地形、间伐方式地温分布、次生林林窗近地层气温、次生林林窗内地温、间伐样地的气象要素指标、红松、蒙古栎林生境气象要素、落叶松林种子萌发环境因子、清原站大气质量数据等),生物监测数据:(森林雪/风害后林木受害情况、落叶松天然更新数量、落叶松间伐更新数量、干扰样地内植被组成、次生林根系生物量及呼吸、次生林林窗内植被组成、次生林土壤动物组成、人工林窗植被组成、清原站植物名录、东北次生林主要树种幼苗光合生理指标、红松、落叶松细根形态特征、施肥对红松、落叶松细根生物量的影响、次生林林窗内土壤种子库时空分布格局、红松蒙古栎幼苗理化指标、红松针叶光合色素及形态、不同择伐强度林分植被组成、林窗样地生物多样性、浑河上游水生生物组成、次生林凋落物养分状况、落叶松与次生林乔木胸径、红松、落叶松、次生林土壤动物种类与数量、主要树种叶片养分元素状况、落叶松养分元素状况、落叶松与次生林样地凋落物分解养分状况、落叶松、次生林凋落物层、土层微生物群落组成、落叶松林下种子萌发、幼苗存活、落叶松、次生林土壤种子库分布格局、落叶松人工林种子持久性、林窗环境及更新数据、落叶松林胸高断面积与树高、林窗格局分布(1964、2008)、啮齿类动物取食行为、冠下红松生长、林窗幼苗生长、林窗木本植物更新数据等)。

{index} {m.ENTNAME} {m.ABS} {m.BTIME} {m.ETIME} {m.shareDisplayText}
{link}
{but}
{showBut}

版权所有: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47号
Email: admin@cern.ac.cn TEL:58812598 技术支持: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·科学数据中心